1. 草魚養殖方法如下
挑選魚苗
在養殖草魚之前要挑選魚苗,選擇表面無傷、活潑亂跳、重達100克的草魚為宜。不要挑選太小的草魚,以免影響草魚的成活率,還要根據池塘的大小來考慮養殖多少尾草魚。魚苗放入池塘之前,池塘必須經過消毒處理。
池塘
池塘要經過消毒處理,常見的是采用生石灰消毒,把池塘清理淤泥之后,再撒上生石灰消毒,這樣可以清理掉雜魚、細菌和寄生蟲,以避免魚苗放入池塘之后,導致魚苗被侵害。
水質
要保證池塘的水質沒有被污染,而且是干凈水源,這樣才可以養出健康的草魚。另外池塘的水量也不要過高,以免下場雨就導致池塘的水灑出來,而導致草魚溜走了。另一方面是池塘的水量過高的話,工作人員去清理池塘也不方便。
水草
草魚是以水草為主食的,因此,可以在池塘中放些水草,但也不要放過多的水草,以免影響池塘的水質。
飼料
幼小的草魚可以食用浮游動物,以及昆蟲、蚯蚓、浮萍和藻類等食物。草魚的成魚期可以攝取肉食,比如田螺、蝦米和螃蟹等。
種類
由于是以養殖草魚為主,所以池塘中魚的種類最好單一為主,以免導致其他種類的魚影響了草魚的生長,或者發生打斗現象。另外草魚受傷的話,則要及時處理,以免傳染給其他健康的草魚。
2. 草魚魚苗養殖技術
草魚苗種由于鱗片較松,長途運輸的成活率較低。另外,長途運輸的草魚苗種由于體質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較低。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有條件的養殖戶可自己進行草魚苗種的培育。在草魚苗種培育過程中要采取生態培育模式,盡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藥性的藥物。
1.主養模式
這種培育模式同鯉魚苗種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草魚夏花苗種在投放前要用草魚夏花浸泡疫苗浸泡。
(2)給草魚投喂飼料要采取“兩頭精中間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魚苗下塘后,加強投喂配合飼料,待草魚苗種體長長到6厘米時停止投喂配合飼料,這是第一個“精喂”階段。從第一個“精喂”階段結束開始一直到農歷白露,這一階段為草魚疾病的高發期,該階段草魚的死亡率最高,俗稱“白露關”。在這一階段要嚴格控制飼料的投喂量,飼料以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飼料為主,必要時可搭配投喂適量的陸生嫩草,以控制草魚暴食暴長,達到控長防病的目的。從白露結束開始一直持續到冬季停食前,這一階段草魚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為了提高草魚的越冬規格和越冬體質,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強草魚越冬前的強化培育。
(3)加強生態防病措施??赏ㄟ^內服“克蟲王”和池中懸掛楝樹枝等生態防病辦法來預防草魚車輪蟲病的暴發。平時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為主,盡量避免使用易產生抗藥性的商品漁藥。
2.套養模式
這種培育模式是在成魚養殖池中投放草魚夏花苗種,利用成魚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飼料碎屑來培育草魚苗種,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飼料。
(1)夏花魚苗投放前后7天內禁用殺蟲藥,以防魚苗畸形。
(2)不必投喂苗種專用飼料,可在一般飼料中摻一些細米糠、麥麩等成本較低的飼料原料。
(3)冬季起捕成魚時盡量使用密眼網,以防草魚受到損傷草魚苗弱小,適應性差,敵害多,所以難養。魚苗培育即從魚苗下塘養至3厘米左右。這個過程需要15~20天。
草魚苗弱小,適應性差,敵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魚苗培育指從魚苗下塘養至3厘米左右,這個過程需要15~20天。整個培育過程的要點如下:
魚苗培育池
草魚培育池面積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滲漏。以上是魚苗培育池的基本條件。魚苗池在冬季魚閑季節應力爭排干水,通過干、曬、凍,殺死病原體和水生敵害。開春后,整塘除草,待魚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進行魚塘消毒。
魚苗放養
當魚苗池經過清整消毒后,即可放養魚苗進行培育。
(1)放養方式
草魚苗放養方式分單養和混養兩種。根據生產需要,以草魚苗和鰱魚苗、鳙魚苗2~3種同池混養,這是由于它們生活在不同水層,加之在魚苗培育階段,特別是早期,它們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響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開始分化,本培育階段也即將結束,經20天左右培育規格達到2~3厘米,需分池進行下階段的魚種培育。單養品種分池比較簡單。而混養方式人工分開比較麻煩,所以生產上魚苗培育多采用單養方式。
(2)放養密度
無論采用哪種放養方式,魚苗放養密度為每公頃225~300萬尾。當將魚苗培育階段縮短至10~15天時,每公頃可放到600~700萬尾,規格達到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養注意事項
由于魚苗適應性差,加之孵化器與池塘生態條件差異較大。在魚苗放養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下塘標準:腰點(膘)基本出齊,卵黃基本消失,體色正常,活動性強(能頂水游動)。此時的魚苗正好下塘,培養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時下塘培育,推遲1~2天,體質下降,魚體發黑,魚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響,如果過早下塘,魚苗太嫩同樣會降低成活率。
②魚苗池水質:當魚苗池駛入有機肥后(綠肥或糞肥),大約4~5天,魚苗的開口活餌料輪蟲即大量生長出來,水色變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這種水質適合魚苗下池。
③下塘時間:一般晴天上午9~10時魚苗下塘最好。這時,水中氧氣不斷增加,溫差不大,魚苗容易適應新的環境。
④調節水溫變化:魚苗下塘時往往兩地水溫不一樣,從盛魚苗的容器中倒魚苗進水塘之前,可以先撥開魚池表層高溫水,并將池水先部分緩緩加入盛魚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魚苗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⑤掌握天氣變化:如果氣壓低,當天發生雷暴雨,則暴雨前后魚苗都不宜下池。長時間陰雨天氣,水溫較低,溶氧不足,魚苗下塘,也會降低成活率。
⑥魚苗入池地點:魚苗游泳能力較差,應選擇在上風頭處下池,以便魚苗順風游開,不費力氣地游向較為安全和攝食的地點,以免逆風難抗,在池邊互相碰撞受傷死亡。
3. 草魚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 環境與池塘選擇:草魚最容易生病,養殖無公害草魚應有專門的養殖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規模,基地周圍無污染源。
養殖基地應具備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暢通,魚塘之間互不相通,交通運魚方便,飼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條件良好。
2. 魚種選擇:要想養好草魚,必須選用健康活潑的優質魚種,自繁自育的魚種的親本應來源于有資質的國家認定的原料場,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具備品種優良性狀,條件具備的最好自繁自育為好,如從外地引進魚種須經檢疫合格方能引入。
3. 魚種消毒:魚種放入前須經消毒處理,可選用二氧化氯每5-10分鐘20-40毫克/升、食鹽每5-20分鐘用1%-3%、每15-30分鐘用8毫克/升,高錳酸鉀每15-30分鐘10-20毫克/升等藥物浸泡消毒。
放養比例按80∶20放養模式投放魚種,即主養草魚占80%,配養魚占20%。
4.科學投餌:草魚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無公害養殖中,適宜采用配合科學配比的顆粒飼料,減少殘餌對水質的污染,充分提高餌料利用率。
搭配投喂的水旱草、應柔嫩、新鮮、適口。
餅粕類及其他類餌料,要無霉變、無污染、無毒性,并經粉碎、浸泡、煮熟等方式處理后,制成草魚便于取食、易于消化的餌料。
投喂餌料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投餌原則,還要通過觀察天氣、水體情況及魚的吃食量確定合理的投喂量。
5. 合理投喂漁藥:漁藥是用于預防和治療水產動植物病蟲害的物質,如果使用不當,極易在魚體內殘留,造成魚的質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
漁藥一般包括殺菌劑、滅蟲劑、水質改良劑等,目前一些傳統漁藥已被禁用,如氯霉素、呋喃唑酮、五氯酚鈉、孔雀石綠、磺胺噻唑、泰樂菌素等32種漁藥,不能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在選用漁藥時應特別注意。
4. 草魚的養殖技術
1、面積適宜。池塘面積宜選2-8畝,池塘水位要求在1-1.5米,這樣有利于水溫的升高?! ?/p>
2、清塘徹底。在放養魚苗前7-10天,選擇晴天的中午進行藥物清塘,以充分發揮和提高藥效,清塘藥物最好選擇生石灰,帶水清塘時,水深1米用量為每畝150千克為宜?! ?/p>
3、適時肥水。在池塘中放足有機肥,以培肥水質,在魚苗下塘前一星期左右,施有機肥150千克/畝,以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 ?/p>
4、時間恰當。宜早放養夏花,一般在6-7月份,通常采取3-4種魚混養,其中以草魚為主,套養其它魚,混養的夏花不能同時下塘,應先放草魚,后放套養魚?! ?/p>
5、密度合理。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草魚夏花投放,一般每畝放夏花8000-12000尾?! ?/p>
6、放養消毒。草魚夏花放養下塘前用5%食鹽水浸泡消毒15分鐘,能夠魚體殺滅病菌及寄生蟲,有效防止水霉病及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5. 草魚養殖方法如下
一要多投喂鮮嫩草料。因為鮮嫩草料營養豐富、纖維素少,容易消化,能夠使草魚長得快、少生病,同時還可以減少投喂量。最好是投喂人工。
二是要減少水生水草的投喂。草魚吃陸生水草15公斤,就可以長1公斤肉;而吃水生水草的話,需要吃60公斤~80公斤,才能長1公斤肉。
三是按魚嘴不同大小投喂不同草料。草魚在幼魚期嘴巴小,不能投喂粗大、堅硬的草料,宜投喂莎莎草、小浮萍等,或將鮮嫩的長葉草側碎后投喂。以后,隨著魚齡逐漸增大,魚嘴也增大,便可過渡到投喂常規鮮嫩草料。
四是投喂方法要得當。對草魚喂草,每天要定時、足量、均勻投喂,力求將草料撒開,讓魚吃飽、吃好、吃勻,以提高養殖效果。還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的活動等情況,調整投喂量,適應魚對草料的需要。要嚴格禁喂存放過久和霉爛變質的草料,避免魚感染疾病。
6. 草魚的養殖方法
一、池塘
養殖草魚的池塘以大水面,池底平坦由淺到深最佳,水深適宜1.5~2.5米,塘底淤泥不宜太厚,一般不超過20厘米,要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池塘位置需要交通便利,利于成魚捕撈后運輸。
草魚主食草,淺塘處有大面積水草能為草魚提供天然草料和各種浮蟲生物以及增加溶氧量,同時池塘要根據面積大小配套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
二、魚種投放
魚苗在春節后投放,此時寒冬已過,氣溫逐漸上升,一般每畝根據水深投放200~500尾,入塘的草魚苗應該選擇健康活潑,體色自然,外表無傷的魚,規格在10厘米以上。
同時投放同等規格的花白鰱100~300尾,可適量搭配良品種的鯽魚苗。
三、飼料和喂養
1. 大多數喂養以商業飼料為主,不過生長迅速的商業飼料成品魚價格極容易被壓低,于是很多養殖戶就搭配玉米、小麥、稻谷、豆粕、魚粉等自主配置飼料,再加以青草喂養。
這樣的成品魚往往通體顏色接近野生魚的金黃色,肉質更加鮮美,能賣出更高的價格。飼料炒制配方眾多,大家可以上網查閱或購買專業書籍學習搭配比例。
2. 青草喂養:除了野生草收割外,還需要專門種植青草喂養草魚,比如甜象草、黑麥草等,都是極易種植的高產品種,用來喂養草魚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飼養成本。而且能改善魚兒肉質,提高成魚單價。
3. 用竹子做成一個方形的飼喂框,便于飼喂,飼喂后魚未吃完的根桿要及時撈起,以免在水里腐爛影響水質。
一般每天定時投喂2次,飼料和各種青草交替投喂,利于魚兒補充多種營養,氣壓低的時候或者陰雨天應少投喂或不喂。
7. 生態養殖草魚技術要點
草魚,又名鯇魚,草青,是我國的重要淡水養殖品種。本文從養殖池塘條件、魚種放養、養殖管理、魚病防治及適時捕獲方面介紹草魚從50~150克養到1千克規格的技術流程。
一、養殖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選在南沙新墾17涌半,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電力充沛,水質指標符合國家養殖水質標準。池塘面積為3~5畝,水深2米,養殖池塘的池埂經修整后沒有滲漏,進排水方便。在養殖池塘邊設0.2千瓦的自動投餌機一臺,并配備1.5千瓦增氧機2臺。
二、放苗前的準備工作
冬季干塘曝曬后,養殖時可以選擇帶水清塘,或者干塘清塘。兩種情況處理的方式有所區別,帶水清塘可以選擇硫酸銅,一般水深為50厘米,具體用量為500克/畝,此方法可以省去入苗前對養殖水體的殺蟲處理,一般應用于不干塘就直接輪捕輪放的池塘;另一種方式為干塘清塘,具體的操作為用生石灰干灑,用量為50千克/畝,或者用漂白粉干灑,用量為12.5千克/畝,這個方法能比較好地徹底殺滅水中的病菌,有效地改善養殖池塘的底質。放入生石灰或者漂白粉三天后,再向池塘中注入50厘米水,開始在池塘潑茶麩,兌水全塘潑灑,具體用量為25千克/畝。這樣可以迅速培養池塘中的藻類。
三、魚種的放養
對草魚苗的質量進行管控,草魚苗規格整齊,身上沒有掉鱗,塘里草魚沒有發病,最好進行當場的解剖檢查,看爛鰓、腸炎等疾病是否嚴重,身上有沒有錨頭蚤,腸道有沒有絳蟲,魚體有沒有呈現出最為嚴重的出血病。草魚種放養時用 0.4%鹽酸恩諾沙星溶液浸洗10~15分鐘。魚苗入塘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試水三天,具體操作為用竹竿叉起60目的網袋,觀察網袋中的魚苗活動情況三天,若無異常,可以正常放養草魚苗。
四、草魚苗養殖管理
1.放養
放養的模式主要以草魚為主,適當配養花鰱、白鰱、鯽魚、鯪魚。畝放養量為:草魚50~150克/尾2000尾、花鰱250克/尾50尾、白鰱200克/尾30尾、鯽魚50克/尾1000尾。
2.合理投喂
(1)飼料投喂:這是養殖管理中的主要工作,草魚種下塘后要及時進行馴化,具體操作為:在合適的時間內開啟投料機進行投食馴化,魚苗聽到投料機的響聲就會形成條件反射,聚集在投餌機附近,剛開始投喂要慢而少,開始投喂時,按1%的量投喂即可,逐步馴化魚苗形成群體聚集的攝食,搶食激烈。比較合理的投喂量參見表1。
上表的標準是正常情況下的投喂量,而且要基本了解池塘魚的存塘量。在投喂管理過程中,還要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等條件適時調整投喂量。
(2)陰雨天氣要停喂或減半投喂:因為陰雨天氣水溫會突然降低,缺乏陽光的光合作用水中溶氧也會降低,天氣的變化會使草魚難以消化,暴食會使草魚易患病。
(3)水質太濃少喂:水質太濃的情況下水體的浮游動物較多,比較耗氧,投喂多了,草魚耗氧增大,如果夜晚增氧不夠,草魚會圍著增氧機。
(4)水溫太低或太高都會影響草魚的攝食:水產動物對水溫影響都很大,水溫高于32℃攝食也在減少,冬天水溫低于10℃基本不攝食,20~28℃為最佳的攝食水溫。
(5)投喂時間:4-10月投喂三餐,分別為8:00、11:00、16:00;11-翌年3月投喂兩餐,投喂的時間分別為9:00、15:00。拉魚前停喂;拉魚后第二天,投喂量減半,到第三天可以恢復正常投喂。
3.水質調控
養殖草魚的水質要求不太高,可以從這幾個指標著手,氨氮、亞硝酸鹽、水色、pH的范圍。氨氮小于0.2毫克/升,亞硝酸鹽小于0.2毫克/升,pH在6.5~8.5。
水色主要以淡綠色,黃綠色為最好;要及調控的水色為黑褐色,有倒藻,藍綠色主要是藍藻水體,此時水中氮、磷失衡,要及時調控,可以殺滅養殖池塘的藍藻。其他的三項指標氨氮、亞硝酸鹽、pH 具體的調節方式如下:
(1)調節pH:低調高:可以用生石灰調節,氨氮高時可以用活菌調節;高調低:此時養殖池塘主要是藍藻水體,可以用硫酸銅殺滅,再用碧水安把藻類的毒素解出來。
(2)調節氨氮、亞硝酸鹽:可以用些降解藥品,天品底凈等都可以,對于氨氮,亞硝酸鹽高的塘,要進行換水,要是換了水還很高,那么就要進行處理,可以用天品底凈(高分子聚合物,釋緩劑)干灑進行處理,用量為166克/畝,2小時后用沸石粉溶于水潑灑,用量為7.5千克/畝。對于溶氧過低的養殖池塘,要在白天開夠增氧機,晚間要提前開增氧機。
五、魚塘日常管理注意事項
日常要時常注意養殖池塘進水排水口的情況;白天巡塘要注意觀察魚苗的攝食、活動情況,夜晚巡塘要特別注意增氧設備的運轉情況,魚苗的耗氧情況;適時對魚苗的疾病情況進行檢測,做好預防與治療預案;物料保存要防濕、防鼠。
8. 草魚養殖方法如下說明
家庭養殖草魚時要先對魚缸消毒處理,消毒后提前放水一周,之后在投放魚,注意它屬于大型魚,魚缸不要用太小的。
平時投喂時可喂浮游生物或者是水草,每次的投喂量保證五分鐘之內能吃完最好。魚撈近缸后,就要開過濾泵。管理期間每天都要換三分之一的水,幾天后再減少次數。
9. 草魚養植方法如下
一要多投喂鮮嫩草料。因為鮮嫩草料營養豐富、纖維素少,容易消化,能夠使草魚長得快、少生病,同時還可以減少投喂量。最好是投喂人工種植的黑麥草、蘇丹草、友誼苜蓿等草料,以及采集的野生長葉嫩草。不宜投喂草魚厭食的網狀脈的團葉草料。還要對草魚吃草的情況進行觀察。喜食的草類應多投喂,以滿足草魚生長發育的需要。
二是要減少水生水草的投喂。草魚吃陸生水草15公斤,就可以長1公斤肉;而吃水生水草的話,需要吃60公斤~80公斤,才能長1公斤肉。
三是按魚嘴不同大小投喂不同草料。草魚在幼魚期嘴巴小,不能投喂粗大、堅硬的草料,宜投喂莎莎草、小浮萍等,或將鮮嫩的長葉草側碎后投喂。以后,隨著魚齡逐漸增大,魚嘴也增大,便可過渡到投喂常規鮮嫩草料。 四是投喂方法要得當。對草魚喂草,每天要定時、足量、均勻投喂,力求將草料撒開,讓魚吃飽、吃好、吃勻,以提高養殖效果。
還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的活動等情況,調整投喂量,適應魚對草料的需要。要嚴格禁喂存放過久和霉爛變質的草料,避免魚感染疾病。
10. 草魚養殖方法如下圖解
1、我們如果要用池塘來養殖草魚的話,一定要把池塘建在離環境污染比較遠的地方。池塘的大小要看你買多少的育苗來決定。池子的底下我們一定要保持平坦,底下最好是土地,水的深度我們要控制在兩米左右。在池塘里面還要配上給它們加氧和換水的機器,這樣我們就會方便很多。草魚本身就有一些病毒的,如果在池塘里面養就更容易生病,所以我們在沒有放魚進去的時候,可以把漂白粉用溫水攪勻以后,撒在魚塘里面,這樣就可以徹底的把病菌都滅掉。
2、我們在選擇草魚魚苗的時候,應該選身體有點金黃色的,身上不要有傷痕,在水中比較活潑的。魚苗的體重最好是在100克左右。我們在喂養草魚的時候,每畝地可以放800-1000只左右,同時也可以放一些鯉魚進去,這樣就可以避免草魚之間搶奪食物的問題了。還有在它們放進池塘之前,一定要給它們的身體消消毒。
3、在草魚喂養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給它們喂飼料為主。飼料里面的蛋白質含量要在28-32之間。我們一般是每天給它們喂兩次食物,它們應該是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吃完的,它們每天的食量給上八分飽就可以了。我們連續喂上一段時間的飼料,就可以給它們一周不喂吃的,跟上一段時間之后再繼續喂食。平時我們在食物中可以給它們多加上一些維生素的藥,這樣可以避免草魚得上肝膽之類的疾病,如果沒有有效防止就會造成它們大量的死亡。
4、我們在使用增氧機的時候一定要正確,我們每過上兩個小時就可以給池塘開上兩個小時的氧氣,凌晨的時候也一定要適當的給小魚們加上一些氧氣。我們魚塘中的水是不用一次性排空再換成新水的,我們可以放上新水,再排一點水出來的,用這種方法來給我們的池塘換水。水換的次數多了,我們一定要記得放漂白粉防止它們生??!
11. 草魚怎樣養殖與管理
養殖池塘應選擇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進行清塘后,開始投入魚種,可適當配養花鰱、白鰱等,在飼養中,要進行投食馴化,在陰雨天氣要停喂或減半投喂,水質控制在6.5-8.5之間。日常注意巡塘,及時進行增氧。
一、養殖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選在南沙新墾17涌半,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電力充沛,水質指標符合國家養殖水質標準。池塘面積為3~5畝,水深2米,養殖池塘的池埂經修整后沒有滲漏,進排水方便。在養殖池塘邊設0.2千瓦的自動投餌機一臺,并配備1.5千瓦增氧機2臺。
二、放苗前的準備工作
冬季干塘曝曬后,養殖時可以選擇帶水清塘,或者干塘清塘。兩種情況處理的方式有所區別,帶水清塘可以選擇硫酸銅,一般水深為50厘米,具體用量為500克/畝,此方法可以省去入苗前對養殖水體的殺蟲處理,一般應用于不干塘就直接輪捕輪放的池塘;另一種方式為干塘清塘,具體的操作為用生石灰干灑,用量為50千克/畝,或者用漂白粉干灑,用量為12.5千克/畝,這個方法能比較好地徹底殺滅水中的病菌,有效地改善養殖池塘的底質。放入生石灰或者漂白粉三天后,再向池塘中注入50厘米水,開始在池塘潑茶麩,兌水全塘潑灑,具體用量為25千克/畝。這樣可以迅速培養池塘中的藻類。
三、魚種的放養
對草魚苗的質量進行管控,草魚苗規格整齊,身上沒有掉鱗,塘里草魚沒有發病,最好進行當場的解剖檢查,看爛鰓、腸炎等疾病是否嚴重,身上有沒有錨頭蚤,腸道有沒有絳蟲,魚體有沒有呈現出最為嚴重的出血病。草魚種放養時用0.4%鹽酸恩諾沙星溶液浸洗10~15分鐘。魚苗入塘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試水三天,具體操作為用竹竿叉起60目的網袋,觀察網袋中的魚苗活動情況三天,若無異常,可以正常放養草魚苗。
四、草魚苗養殖管理
1.放養
放養的模式主要以草魚為主,適當配養花鰱、白鰱、鯽魚、鯪魚。畝放養量為:草魚50~150克/尾2000尾、花鰱250克/尾50尾、白鰱200克/尾30尾、鯽魚50克/尾1000尾。
2.合理投喂
(1)飼料投喂:這是養殖管理中的主要工作,草魚種下塘后要及時進行馴化,具體操作為:在合適的時間內開啟投料機進行投食馴化,魚苗聽到投料機的響聲就會形成條件反射,聚集在投餌機附近,剛開始投喂要慢而少,開始投喂時,按1%的量投喂即可,逐步馴化魚苗形成群體聚集的攝食,搶食激烈。比較合理的投喂量參見表1。
上表的標準是正常情況下的投喂量,而且要基本了解池塘魚的存塘量。在投喂管理過程中,還要根據天氣,水溫,水質等條件適時調整投喂量。
(2)陰雨天氣要停喂或減半投喂:因為陰雨天氣水溫會突然降低,缺乏陽光的光合作用水中溶氧也會降低,天氣的變化會使草魚難以消化,暴食會使草魚易患病。
(3)水質太濃少喂:水質太濃的情況下水體的浮游動物較多,比較耗氧,投喂多了,草魚耗氧增大,如果夜晚增氧不夠,草魚會圍著增氧機。
(4)水溫太低或太高都會影響草魚的攝食:水產動物對水溫影響都很大,水溫高于32℃攝食也在減少,冬天水溫低于10℃基本不攝食,20~28℃為最佳的攝食水溫。
(5)投喂時間:4-10月投喂三餐,分別為8:00、11:00、16:00;11-翌年3月投喂兩餐,投喂的時間分別為9:00、15:00。拉魚前停喂;拉魚后第二天,投喂量減半,到第三天可以恢復正常投喂。
3.水質調控
養殖草魚的水質要求不太高,可以從這幾個指標著手,氨氮、亞硝酸鹽、水色、pH的范圍。氨氮小于0.2毫克/升,亞硝酸鹽小于0.2毫克/升,pH在6.5~8.5。
水色主要以淡綠色,黃綠色為最好;要及調控的水色為黑褐色,有倒藻,藍綠色主要是藍藻水體,此時水中氮、磷失衡,要及時調控,可以殺滅養殖池塘的藍藻。其他的三項指標氨氮、亞硝酸鹽、pH具體的調節方式如下:
(1)調節pH:低調高:可以用生石灰調節,氨氮高時可以用活菌調節;高調低:此時養殖池塘主要是藍藻水體,可以用硫酸銅殺滅,再用碧水安把藻類的毒素解出來。
(2)調節氨氮、亞硝酸鹽:可以用些降解藥品,天品底凈等都可以,對于氨氮,亞硝酸鹽高的塘,要進行換水,要是換了水還很高,那么就要進行處理,可以用天品底凈(高分子聚合物,釋緩劑)干灑進行處理,用量為166克/畝,2小時后用沸石粉溶于水潑灑,用量為7.5千克/畝。對于溶氧過低的養殖池塘,要在白天開夠增氧機,晚間要提前開增氧機。
五、魚塘日常管理注意事項
日常要時常注意養殖池塘進水排水口的情況;白天巡塘要注意觀察魚苗的攝食、活動情況,夜晚巡塘要特別注意增氧設備的運轉情況,魚苗的耗氧情況;適時對魚苗的疾病情況進行檢測,做好預防與治療預案;物料保存要防濕、防鼠。
六、捕撈上市的注意事項
拉魚前一天必須停料,因為草魚比較貪食,不停食拉網容易造成草魚應激死亡;拉魚前一天要潑灑藥物,使草魚的黏液正常,不紅身,同時,抽低池塘的水,好方便起捕;拉魚起捕時,一定要開增氧機,打一網魚挑魚時,一次不能超過400千克;對于魚體質較弱的,可以先用些防應激的藥進行處理,如解毒護水精華;賣魚操作要控制時間及帶水稱魚,賣魚操作對保證魚體質比較重要,上魚時間不可過長,魚不可長期脫離水,稱魚要快。
七、草魚常見病和治療方法
草魚出血病,應對水體進行消毒,再使用抗菌藥拌料投喂;草魚白頭白嘴病,可選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漁藥進行治療;草魚指環蟲病可選用敵百蟲或菊酯類魚藥進行防治。
八、草魚爛嘴病治療方法
草魚患爛嘴病時應立即減少投喂精飼料的量,停料三五天后投喂伴有少量腸炎爛鰓靈的青飼料,之后慢慢增大投喂量,等緩解后,在開始投喂精飼料,還要連續三天潑灑氨水浸泡的大黃干燥片,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