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喜歡棲息在地勢低洼、易澇易旱或水位不穩定的海灘或湖灘及大面積荒灘或耕作粗放的夾荒地上、生有低矮蘆葦、茅草或鹽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
遇有干旱年份,這種荒地隨天氣干旱水面縮小而增大時,利于蝗蟲生育,宜蝗面積增加,容易釀成蝗災,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蟲。
一、東亞飛蝗養殖技術
螞蚱養殖技術種卵孵化和小螞蚱的管理:
1:螞蚱養殖技術種卵孵化
孵化螞蚱種卵用幾塊磚砌一個的小池子,底下最好是撒點水再用土鋪平,再把種卵均勻的撒在上面,再用拌濕的鋸末蓋上2--3公分,等小螞蚱出來時從鋸末里就輕松的鉆出來,在這期間氣溫要達到25度以上螞蚱才開始孵化的快,上面的鋸末要2到3天進行一次噴水,太干了會把種卵曬壞的,在噴水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噴家里面特別涼的水,如果能在外面曬幾個小時的溫水的最好,盡量的下午把溫水噴在上面,因為太涼的水會影響它的孵化慢。
2:螞蚱養殖技術小螞蚱的管理
剛剛出來的小螞蚱只有蒼蠅那么大和是很小很小的,如果正趕上下大雨,就要用塑料布蓋的一部分,以免被大雨的沖死,一般就那幾天很少趕上下雨的時候,7天后就是下雨淋點也沒有的關系了。剛出來的小螞蚱采食量很少,所以您最好是能給它吃點比較嫩綠的草,那樣長出來的小螞蚱比較的健康,個頭也大。螞蚱7天脫一次皮是一齡,到了3齡以后就可以給喂一些老一點的草也行,還可以給喂一些干草粉,用水拌濕了撒在棚里面就行。
3:螞蚱養殖技術螞蚱的飼養
一般大家都知道螞蚱要吃草,還可以喂草粉,但是什么時候給它喂既好又不挨餓了,螞蚱如果太餓的時候大螞蚱會吃小螞蚱,其實是它不是每天24小時都會互相咬的,晚上和早晨和傍晚后都不會咬的,主要就是中午的這個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您讓他又饑又渴的話,那樣他就會大吃小,所以這幾個小時最好是給喂一次青草就什么都解決了,有很多養殖戶就是沒有抓住這點的關鍵,就讓很多螞蚱在中午的時候挨餓互相殘吃。
4:螞蚱養殖技術如何處理棚里的螞蚱和螻蛄
有的養殖棚里會有螞蚱,螻蛄等一些蟲子,對螞蚱的危害不大,但是盡量的還是沒有好,但要清除有的就覺得用點農藥就什么都解決了,其實這可是不能使用的方法,因為以后都會有殘留對螞蚱的生長有害無益。消滅螞蟻可以把窩搗開,用開水湯死,螻蛄可以用燈泡照明是下面放一大盆子水,晚上螻蛄就會奔有燈光的地方,你就可以給撲殺。
二、飛蝗的天敵是什么
1、蛙類
幾乎所有蛙類都是蝗蟲的天敵,蛙類與蝗蟲生活在同一類型的生態環境中,凡長有蘆葦、雜草的低洼地、坑塘、溝渠等處,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場所,一只青蛙一個夏季能消滅一萬多只害蟲,一只澤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蟲,最多的可達266只,所以只要有大量蛙類的存在,蝗蟲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
2、鳥類
吃蝗蟲的鳥類有燕鸻、白翅浮鷗、田鷯等,尤以燕鸻最為突出,吃蝗蟲的鳥類在育雛階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蟲。
三、 東亞飛蝗怎么養
1、選擇品種
螞蚱的種類非常多,并且螞蚱的適應能力及抗性都非常強,我們可以人工養殖的都棉蝗、東亞飛蝗等品種。每個品種都有不同的養殖優勢與劣勢,其中我們最常見的養殖品種就是東亞飛蝗。不過也不是適合所有人養,選擇品種的時候要根據生長時間、產卵數量、體型大小、養殖環境、市場需求等各種因素慎重考慮。品種的不同就決定了養殖方向甚至是市場,所以我們具實際情況來選擇品種
2、場地搭建
首先我們就要將養殖場地建立在陽光照射較強,通風好的地方,建立時養殖場要高于地面,便于后期的排水。螞蚱通常是在土壤中進行產卵,所以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螞蚱產卵的沙質土壤,然后在地面上鋪上一層葉片,便于螞蚱的進食。養殖場的面積決定我們的養殖多少與密度,注意養殖場的封閉性,防止螞蚱逃跑,螞蚱逃跑后對農作物將會產生毀滅性的危害。做好防水防雨的措施,防止下雨時水量過大淹死螞蚱。
3、飼養管理
建立好場地后就直接將種蝗投入即可,種蝗會開始交配產卵,產卵后幼螞蚱逐漸孵化。孵化后6天左右就會開始換皮,這個時候是幼螞蚱生長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有足夠的飼料保證幼螞蚱成功脫皮。如果不夠的話就會導致螞蚱的生長出現問題,甚至是換皮失敗。而且還有一定的危險,會出現大吃小,被咬傷等各種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當螞蚱成功換皮五次后,就已經差不多成熟了,這個時候留下部分的產卵螞蚱,其余的就可以捕捉上市了。